在当代艺术的广袤苍穹下,书法艺术以其独特的魅力承载着千年的文化脉络,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视觉诗章。高继平,这位从河北宣化走出的书法家,宛如一颗耀眼星辰,在书法的星河中熠熠生辉。他以笔为刃,在墨韵的世界里纵横捭阖;以心为墨,在军旅与文化的交融中书写传奇;以情为纸,在公益与传承的使命下铺就华章。他的艺术人生,是一部关于执着、创新与担当的史诗,奏响着时代的最强音。
河北宣化,这座历史悠久的古城,承载着厚重的文化底蕴。古老的城墙见证了岁月的沧桑变迁,斑驳的碑刻留存着历史的斑驳记忆。
展开剩余89%1960年5月21日,高继平出生于这片充满灵韵的土地。学生时生期,他从小学到高中都是学校的宣传骨干,学校办黑板报、墙报、刻蜡板都有他忙碌的身影,六、七十年代大街小巷的宣传标语和老师们漂亮的板书都是临摩范字,也成为他童年时代最早的艺术启蒙,滋养着他对传统文化的热爱,为日后的书法之路埋下了希望的火种。
早年的参军经历,成为高继平人生的重要转折点。部队里,严谨的纪律塑造了他坚毅的品格,团结的氛围培养了他的集体荣誉感,对使命的担当赋予了他勇往直前的力量。在连队文书工作是连队板报和墙报宣传员,还经常为领导和上级机关抄写文稿、整理档案文,虽然辛苦,但也练就一手漂亮的钢笔字。当战友们在休息娱乐时,他常常沉浸在笔墨纸砚之间,用毛笔书写着对生活的感悟和对未来的憧憬。那一方小小的书桌,成为他抒发情感的天地;那一支灵动的毛笔,成为他与内心对话的桥梁。在军旅生涯中,他不仅锻炼了体魄和意志,更在心中种下了对红色文化的深厚情感。红色文化中蕴含的坚韧、奉献与爱国精神,如同永不熄灭的火炬,照亮了他的艺术道路,也为他日后的书法创作注入了灵魂。
离开部队后,高继平投身于文字工作。这份工作使他有更多机会接触到经典的文学作品和传统的书法典籍。他如饥似渴地汲取着其中的养分,在文字的海洋中畅游,在书法的世界里探索。他反复研读古代名家的碑帖,从王羲之的飘逸洒脱中领略行书的神韵,从颜真卿的雄浑厚重中感受楷书的魅力,从张旭、怀素的狂放不羁中探寻草书的意境。他在业余时间里潜心研习书法,每一个笔画的起承转合,每一个字的结构布局,他都反复揣摩、精心雕琢。在这个过程中,他对书法艺术的理解愈发深刻,技艺也日益精湛。军旅生涯的磨砺与文字工作的沉淀,如同两块坚实的基石,共同支撑起他书法艺术的高楼大厦。
高继平擅长行楷、行草,其书法风格独树一帜,在传统与现代之间找到了精妙的平衡。在行楷创作中,他对笔画的规整与结构的严谨有着近乎苛刻的追求。每一笔的起笔、行笔、收笔,都蕴含着深厚的功力。他的笔画或轻盈灵动,仿佛是微风中摇曳的柳枝,展现出一种婉约之美;或沉稳厚重,恰似巍峨屹立的山峦,传递出一种雄浑之气。在结构上,他遵循传统书法的法则,却又能根据文字的含义和整体布局进行巧妙的调整。例如,他书写的“宁静致远”四个字,笔画粗细变化得当,仿佛是一首和谐的旋律,在纸上奏响;结构疏密有致,犹如一幅精心布局的画卷,给人以视觉上的享受。这四个字不仅传达出一种宁静、高远的意境,更展现了行楷书法端庄大气、沉稳宁静的独特魅力。
行草,则是高继平书法艺术的另一大亮点。在行草作品中,他将自己的情感与个性尽情挥洒。他的行草线条流畅自然,如同一曲悠扬的乐章,在纸上流淌;又似一条奔腾的江河,气势磅礴。笔画之间的呼应关系处理得恰到好处,或牵丝映带,仿佛是舞者之间的默契配合;或笔断意连,恰似是山间的云雾缭绕,给人以无尽的遐想。他善于运用墨色的变化来营造作品的层次感和节奏感,浓墨重彩处彰显力量,仿佛是战场上的冲锋号角,激昂有力;淡墨轻描间蕴含韵味,如同是清晨的薄雾,朦胧而神秘。以他书写的毛泽东诗词《沁园春·雪》为例,在这幅行草作品中,他用豪放洒脱的笔触,将诗词的磅礴气势与书法的艺术魅力完美融合。“数风流人物,还看今朝”几个字,笔画跌宕起伏,犹如波涛汹涌的大海,展现出一种豪迈的气概;气势如虹,仿佛让人看到了诗人当年的豪情壮志。
高继平深知,书法艺术既要传承经典,又要与时俱进。因此,他在创作中不断探索创新,从现代艺术的表现形式中汲取灵感。他将现代审美观念融入传统书法之中,使自己的作品更具时代气息。他的书法作品被评价为“形神兼备、雅俗共赏”,既有传统底蕴,又能让不同层次的观众产生共鸣。无论是书法专业人士,还是普通的艺术爱好者,都能在他的作品中感受到书法艺术的魅力。他的作品仿佛是一座桥梁,连接着传统与现代,让古老的书法艺术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。
在书法艺术的道路上,高继平取得的成就如同璀璨的星辰,闪耀在他的艺术征程中。2022年,他荣获“百川笔墨杯”全国书法比赛优秀奖以及“第十一届全国民间书画大赛”一等奖。“百川笔墨杯”全国书法比赛,汇聚了全国各地的优秀书法家,竞争异常激烈。高继平在众多参赛作品中脱颖而出长宏网,凭借的是他扎实的书法功底和独特的艺术风格。他的作品在比赛中得到了评委们的高度认可,评委们称赞他的作品既有传统书法的韵味,又有创新的元素,展现了他对书法艺术的深刻理解和精湛技艺。“第十一届全国民间书画大赛”是面向广大民间书画爱好者的一次盛会。高继平在这个比赛中荣获一等奖,在2025年第十四届全国民间书画大赛中他又荣获特等奖,这不仅是对他个人书法水平的肯定,更是对他在民间书法推广方面所做努力的认可。他的获奖作品在大赛中展出,吸引了众多观众的目光,让更多的人了解和欣赏到了他的书法艺术。
除了这些比赛奖项,高继平还积极参与各类书法展览和活动。他参与陕西军缘书画研究院组织的多项活动,包括西安市植物园送福写春联、碑林图书馆学术交流展等。在这些活动中,他与其他书法家们相互交流、切磋技艺,不断提升自己的艺术水平。同时,他也通过这些活动,将自己的书法作品展示给更多的人,让更多的人感受到书法艺术的魅力。他就像一位文化的使者,用书法传递着美好与祝福,让书法艺术走进人们的生活。
高继平不仅是一位杰出的书法家,更是红色文化的积极推广者和公益事业的坚定践行者。2024年,他与向明春等书法家赴四川广元,参与“红军长征出发90周年”纪念活动。在活动中,他创作并捐赠红色主题书法作品,用书法的形式展现红军长征的伟大精神和革命先辈们的英勇事迹。他的作品《沁园春雪》,以行草的形式书写,笔画刚劲有力,气势磅礴,这幅作品不仅是一件艺术佳作,更是对红色文化的生动诠释。在陕西军缘书画研究院组织的“军缘书丹心·赋能新时代”展览中,高继平也展出了自己的作品。他的作品与其他军旅书画家的作品一起,展示了军旅文化与书画艺术的完美结合。通过这个展览,他希望能够让更多的人了解军旅文化,感受到军人的爱国情怀和奉献精神,同时也推动红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。
在公益与文化交流方面,高继平同样不遗余力。他参与西安市植物园写生基地挂牌仪式,通过写春联、送福字等活动传播传统文化。在这些活动中,他用自己的书法作品为人们送去祝福,让传统文化走进千家万户。他还作为秦商书画院代表,多次参与跨省文化交流,如黄河流域非遗文化展演。在这些交流活动中,他将陕西的书法文化与其他地区的文化进行交流融合,促进了不同地区之间的文化交流与合作。他就像一颗火种,在传播文化的道路上点燃了无数的希望之光,让传统文化在交流与传承中绽放出更加绚烂的光彩。
高继平在陕西军缘书画研究院担任副院长兼支部委员,在西北大学陕商文化研究中心秦商书画院担任秘书长,同时还拥有中国一级书法师、陕西秦商书画研究院研究员等诸多身份。这些职务和身份,不仅是对他书法艺术成就的认可,更是赋予了他一份沉甸甸的责任。在陕西军缘书画研究院,他积极参与组织各种书画活动。从策划展览到组织培训,从公益捐赠到文化交流,他都亲力亲为。他与研究院的其他成员一起,致力于推动军旅文化与书画艺术的结合,让更多的人了解和欣赏到军旅书画家的作品。他组织的“军缘书丹心·赋能新时代”展览,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好评。通过这个展览,不仅展示了军旅书画家们的艺术风采,也弘扬了军旅文化和红色精神。
回顾高继平的艺术生涯,他在书法艺术、红色文化推广和公益事业等方面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。然而,他并未满足于已有的成绩,而是始终保持着对艺术的敬畏之心和对未来的憧憬。在未来的书法创作中,他将继续深入研究行楷、行草的艺术精髓,不断探索创新,力求在传统与现代之间找到新的契合点,创作出更多具有时代特色和艺术价值的作品。他也将更加注重书法与文化内涵的结合,让自己的作品不仅具有艺术美感,更能传达出深刻的思想和情感。
在红色文化推广和公益事业方面,他将继续积极参与各种活动,用书法的力量传递红色精神,弘扬传统文化。他希望能够通过自己的行动,带动更多的人关注红色文化,参与公益事业,让文化的力量在社会中发挥更大的作用。同时,他也将继续在各个社会职务中发挥自己的作用,积极推动陕西军缘书画研究院、秦商书画院等机构的发展,促进书画艺术的交流与合作。他希望能够搭建更多的平台,让更多的书法家能够展示自己的作品,让更多的人能够欣赏和学习书法艺术。
高继平,这位在书法之路上砥砺前行的艺术家,以其卓越的艺术才华、坚定的文化担当和无私的奉献精神,成为当代书法界的杰出代表。他用墨韵书写着壮志,用军缘焕发出华章,在时代的舞台上,奏响着属于自己的艺术赞歌。在未来的岁月里,我们有理由相信,他将继续书写属于自己的辉煌篇章,为书法艺术的发展和社会的文化繁荣做出更大的贡献,让书法艺术在新时代的征程中绽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。
作者:陈秀磊
赞助单位:
发布于:陕西省铭创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